当前位置: 首页 > 儿童乐园 > 手工制作

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

时间:2024-04-29 00:06:29 晓怡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础,也是人类智慧的体现。传统的手工技艺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力和敬业精神,它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以手工劳动进行制作的技术与工艺。手工技艺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和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要从事劳作,就得制作工具,因为要解决“开门七件事”的问题,就得加工粮食、榨油、榨糖、酿造、腌制、制茶、制革,因为要安居乐业,就得盖房子,就得有泥瓦工、石工、木工。本质上讲,手工艺是一种创意打扮人们生活的文化,是一种满足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需要的造物艺术。

但随着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曾经非常熟悉的手艺活已离我们远去。由于观念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传承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基础很差,家底不清,特别是在工业化的冲击下,许多珍贵的传统工艺已处于濒危状态,有的已湮没失传。在我们滨州就存在许许多多的现实例子,如再不采取措施加以抢救,势必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滨州历史悠久,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上,传统手工艺比较发达,为带动当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村庄以姓定村,又因村里曾经从事某种手工行业,会某种手艺,故取村名为油坊李、勺子徐、簸箕王、篦子张、铁匠魏、豆腐胡、木匠景、白布韩、刀子王、王铁锅、银子刘、打油张,而如今,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曾经赖以生存的手艺早已失传,大都已空留其名。现在,有些手艺已经渐渐的离我们远去,如不真正采取措施加以抢救,今后恐怕只有在博物馆里可以见到了。博兴县的蓝印花布、彩印花布、柳编箢斗、簸箕,滨城区的彩纸翻花木制水舀子、泥塑,惠民县的圈椅子、制鼓、抒和综、毡靴、葶杆灯笼、洪炉打铁,阳信县的桑皮纸、锡壶、黑陶,还有普遍存在于广大农村的中式衣服的盘扣等等,这些传统手艺一向主要是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现在有的濒临失传,有的随着老艺人的离世,已经失传。

柳编箢斗和簸箕

上世纪60年代以前,在鲁北地区农村,人们走亲访友、赶集、下地送饭,几乎都挎着或提着一种柳编的箢斗,里面或装有鸡蛋、红糖、米面,或装着采购的各种食材,或装有为下地干活的男人送的饭菜等;箢子上或盖着一块红包袱,或蓝白花包袱,或盖一块饭巾。在粮食收获季节,总能见到晾晒场上妇女们在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杂质。笸箩用来盛馒头、包子等食品,上面只需盖一条饭巾,就可以防气水和保温,保持食品原来的味道。

柳编箢斗、簸箕、笸箩是庄户人常用器具,博兴县是闻名的柳编之乡,柳编是这里的传统技艺,会编箢斗、簸箕、笸箩的才能算得上柳编高手。而现在,青年人不愿意学柳编,老一代柳编艺人越来越少,而会编箢斗、簸箕、笸箩的艺人几乎很难找到了。20xx年夏,笔者配合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拍摄介绍博兴草柳编的专题节目,在博兴县兴福镇采访到了几位柳编老艺人,他们是会编箢斗的魏财章、魏法深和会编簸箕的蔺金臣。编箢斗和簸箕要在阴湿、避光、不透风的地窑子里边进行,由于柳条比较脆,经浸泡软了需要保持潮湿,而潮湿的地窑子才能适合保潮,做出来的筐才结实、易编、有光泽。过去在魏家村和蔺家村家家都有地窑子,而现在有地窑子的少了,多数都已废弃,只有很少几户还在编制箢斗和簸箕。这几年编这些东西不挣钱了,出去打工一天就能挣百儿八十的,比编这挣得钱多,况且编箢斗和簸箕费事,要功夫,一年四季天天要蹲在地窖里,阴冷潮湿,很容易患上骨关节病。年轻人不愿意干这活,那些还在坚持这些手艺的人,用当地人的话来讲也都是“有了年纪的”人了。这些编制技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总得有人传下去,老艺人们说:“要不是想把祖辈的手艺留下来,恐怕也早就放弃了,只要把手艺留住,就不怕没有吃饭的本事。”

杼和综

魏集镇周家村制作杼(音zhù)和综(音zèng)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1465至1487年)周姓始祖,于河北省枣强县迁居至此。其中一人会制作杼和综,大家都跟他学。开始制作杼和综的目的是满足自家织布用,后来是为了用来销售,1953年达到鼎盛,村里共有120户人家,其中80—90户在制作杼和综,故有杼综周之称。

杼是织机上保证布匹的宽度和密度的部件。综是织布机上使经线交错上下分开,以便使梭子通过的装置。

杼和综的制作有60多道工序,制作非常繁琐。选料非常讲究,它以四川省出产的成熟的大毛竹为佳。

杼的制作工序:杼由篾子和架杆两部分组成。

篾子的制作工序:取晒干的毛竹一根,截成10—40公分的段;用刀子将截好的段劈成3—4公分宽的批子,用小刀取竹竿的外皮,厚约1公分;刮篾子,在刀床上,固定好单刃刀,压好垫子,将篾子两面刮,先去瓤后去皮,刮光滑;把两个月牙形的刀固定在专用器具上,将刮好的篾子在上面做成宽度一样的篾子;折篾子,用折板子将篾子折成长度10公分的段;油炸篾子,将折好的篾子,放在烧开的油锅里炸,炸到发深黄为佳,油炸的目的是增加篾子的韧性和光滑程度;将篾子取出后,要放在麦糠里搓去油。

架杆的制作工序:将毛竹杆截成57—62公分的段;用刀子劈成宽7公分的批子,4根为一副;用小刀打磨光滑。

成货:将架杆固定在杼床上,一边两根;用两根纯棉线将篾子固定在架杆上,一边一根线,线的粗细根据所需杼的篾子的稀密来定。固定时,线的扣朝一个方向系反扣,一个篾子一根线,单杼用篾子1000—1500根。

综的制作工序:

综板子的制作:同架杆的制作相同。用尼龙线,将综板子固定,用反扣将线系好。一副综共两扇,一扇500头。

杼和综的制作有60多道工序,制作非常繁琐,技术性强,纯手工,经济效益低;受现代机器织布的影响,人们对传统老粗布需求减少,市场萎缩,杼和综的制作也日趋萎缩,现在只有一两户人家在制作,濒临失传。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在滨州、博兴一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门融生活与艺术于一体的技艺,色彩主要运用蓝白二色,具有清新明快、纯真朴素、自然和谐、典雅大方的艺术特点。蓝印花布是民间盛行的一种布料,也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

曾经是农村男女青年结婚时,缝制嫁妆的`面料和包裹嫁妆的必用物品。此外,旧时蓝印花布还是一种小康生活的象征。

蓝印花布是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抹子”把防染浆刮入花纹空隙漏印于布面,干后浸染靛蓝,晾干后刮去防染浆粉,显现出蓝 ……此处隐藏13494个字……洽谈会,广泛与各出口厂家合作,积极开发各种柳编产品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广交会上工艺品琳琅满目,推进柳编事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7

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

竹编工艺:

一种遍布南方各省的民间工艺。我国南方地区竹种丰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慈竹、刚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艺术特色的多种编织工艺,常用的有:1、编织,即用竹丝、篾片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2、车花,将竹节车成一定形状和装饰;3、拼花,利用竹的表面或断面,拼成花型或器皿;4、穿珠,是将竹节制成小段进行穿结;5、翻簧,利用竹簧加工制成各种器皿的方法。

基本编发:

一挑一编法:

回字形编法:

竹编的历史:

据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

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干脆利落,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中国的陶器也始于新石器时代,它的形成与竹编的编制密切相关,先人在无意中发现涂有黏土的容器在经火烧过后不易透水,可以盛放液体。于是以竹藤编制的篮筐作为模型,再在篮筐里外涂上糊泥,制成竹藤胎的陶培。在火上烘烤制成器具。后来人们直接用黏土制成各总成形的胚坮,就不再使用竹编编织。但是还是对竹藤几何图形十分喜爱,便在陶培半干状态在其表面拍印上模仿篮、筐、席等编织物的纹样作为装饰。

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

战国时期还出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研究的人,他就是泰山。

战国时期的楚国编织技法也已经十分发达,出土的有:竹席、竹帘、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等近百余件。

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

此外,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小孩的玩具。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

龙灯起源于汉代,到宋代更为盛行。龙头,龙身大多以竹篾作内骨编制而成,龙身上的鳞片也往往用竹丝扎结。

还有一种叫“竹马戏”的民间小戏。自隋唐起流传至今。戏的演出与马相关,如《昭君出塞》等,演员骑的马用竹子做成。

明代初期,江南一带从事竹编的艺人不断增加,游街窜巷上门加工。竹席、竹篮、竹箱都是相当讲究的工艺竹编。尤其以竹编最为著名。益阳的水竹凉席创始于元末明初。

明代中期,竹编的用途进一步扩大,编织越来越精巧,还和漆器等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不少上档次的竹编器皿。如珍藏书画的画盒、盛放首饰的小圆盒、安置食品的描大圆盒等。”褐漆竹编圆盒“是明代官宦人家使用的一种竹编圆盒。明清时期,特别是乾隆以后,竹编工艺得到全面发展。江浙一带出现了竹篮。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南方各地的工艺竹编勃勃兴起。竹编技法和编织图案得到完善,汇集起来已经由150余种编织法。

1937年后,在侵华日军的铁蹄下,竹编艺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篾刀从事他业,只有少数艺人流落在破庙旧庵继续这门主编工艺。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主编工艺逐渐复苏。20世纪50年代以后,竹编艺术开始名正言顺的归口到工艺美术行业,进入了艺术的殿堂。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也大量涌现,有的还被评上了“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技术职务。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工艺大师”的荣誉称号。1990年以后,浙江嵊州,四川省青神县和渠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竹编之乡”。

进入21世纪以后,竹编工艺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儿出现滑坡,其编织技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也有不少竹编艺术家们仍在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新的作品在缓缓冒尖。

闽西竹编工艺:

闽西永定培丰镇下辖的孔夫、长流二个村庄,有许多村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竹匠,他们的“简易工棚”,堪称“天下一绝”,具有安全、快捷、实用、经济、便利、环保、清爽、轻巧、节能等许多优点;建设过程不耗水,不耗电,不与永久建筑争用宝贵的钢材、木材、板材、铁件、水泥、沙石;还可就地取材缓解运输压力,能够促进当地毛竹垦复种植增加灾民收益反哺灾区经济增长,与此次灾区急需的“过渡安置房”十分对路。“简易工棚”的称呼,是就其成本投入而言的,其实,它的造型美观,技术含量较高,种类也很丰富,有悬空的,有立柱的,有吊梁的,有打拱的,有敞式的,有廊式的,可作堆场,可作食堂,可作车间,可作宿舍,可作教室,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8

认识柳编工艺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柳编是我国传统手工工艺之一。

2、了解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

3、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了解柳条的特点,可以编出不同种类的柳编制品。教学难点:通过观赏,柳编工艺品,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情操。课前准备:柳编的图片和一部分柳编制品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柳编工艺。

1、出示部分柳编制品,让学生猜猜他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教师介绍柳编。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直到20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

3、了解柳条的特点,以及可以制作的产品。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匀称、色泽高雅,通过新颖的设计,可以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实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产品不断创新,会有更多的新颖实用美观的柳制品展现在客户的面前。

4、课件展示柳编工艺品,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总结

本学期开始,我们将走近柳编工艺。让我们也用我们的手编织出我们喜爱且实用的工艺品吧。

《关于东林传统柳编手工制作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